上个月20日,一直主张通过武力在菲律宾南部棉兰佬岛(南岛)等地建立独立国家的阿布萨耶夫集团在向政府军发起一轮进攻后,从巴西兰岛上的两所天主教学校里劫持了50多名人质逃跑。在陆续释放了十几人后,将留下的31人囚禁在巴西兰岛森林深处的营地里。这些人质以妇女和儿童居多,其中还有一个天主教的牧师。
这次武装绑架事件,是阿布萨耶夫叛乱分子近年来绑架人数最多的一次。握有所谓“31张王牌”的叛乱分子,随即向菲政府开出了以下条件:一是要求释放曾在1993年纽约世贸中心制造爆炸事件的约瑟夫及其两名同伙(该三人尚在美国服刑);二是释放被拘禁在菲监狱中的两名骨干;三是拆除巴西兰岛优比特山上的巨型十字架;四是禁止外国人进入棉兰佬岛周围等。
叛乱分子的第一个要求,当即遭到菲总统埃斯特拉达和美国驻菲使馆的严辞拒绝。而阿布萨耶夫叛乱组织的发言人对一家电视台说:“总统不应该说这是困难的,因为他还没有同克林顿谈过此事。”他警告说:“如果美国拒绝我们的要求,在菲律宾见到的每一个美国人都将成为我们绑架和捕杀的目标。”绑架初期,劫持者特别要求菲律宾一动作影星代表政府与其谈判。几天后,叛乱分子又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要一个欧洲国家和四个伊斯兰国家的大使,前往他们位于森林深处的营地协助谈判。
阿布萨耶夫分子绑架人质后,南岛的另一个武装分离组织趁机绑架了阿布萨耶夫首领葛达菲怀有身孕的妻子和女儿,以及11名亲属,以报“一箭之仇”。在政府的压力下,这个组织释放了葛达菲的妻子和女儿,作为交换,葛达菲释放了两名女学生人质。
棉兰佬岛是菲律宾仅次于吕宋岛的第二大岛屿,也是该国最贫穷的省份。原本人口稀少,在本世纪前叶,奎松总统等鼓励吕宋岛的居民前往移民、拓荒,人口逐渐增多,现在已有1600万人,但以天主教徒居多。
棉兰佬岛的武装动乱始于1970年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摩解)的出现。该武装组织创立之初,也主张棉兰佬独立。但是后来立场逐步软化,1996年9月拉莫斯政府与摩解签署和平协议,成立了以密苏阿里为首的自治区。但是,这并未给该地区带来真正的和平曙光。
因为,早在80年代初,摩解经历了一次分裂,出现了一个摩解改革派,后来销声匿迹;1982年,激进的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摩伊)又从摩解中分裂出去,该组织一直存在至今,人数上仅次于摩解,号称有两万人,该组织主张在棉兰佬建立独立的国家,直到现在,仍然与菲政府军不时交火和冲突。
据此间马尼拉时报近期报道,不久前南岛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叛乱组织,该组织威胁要把南岛变成亚洲的车臣。
而当前制造人质危机的阿布萨耶夫集团是十几年前从摩解中分裂出去的另一个组织。它最为激进和极端,完全主张用暴力手段争取独立。据传现在有上千人。据当地媒体报道,该集团一直干一些抢掠、绑架的勾当来维持基本生存。
上述四股势力之间的火并及与政府多年的争战,已经造成12万人死亡,大量居民流离失所。仅年初摩伊和阿布萨耶夫集团与政府的冲突,就使10万人逃离家园。菲全国灾难协调署已在棉兰佬岛设立了26个疏散救援中心。
始于3月20日的人质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白宫发言人正式表态支持菲政府打击恐怖分子的行为。对阿布萨耶夫集团绑架人质大加谴责,美国务院将其列为威胁境内外美国人生命安全的28个外国团伙之一。
目前,菲律宾政府一改人质危机发生初期以谈判为主的软弱做法,调动上万名士兵对叛乱分子发动进攻。菲律宾三军总参谋长雷耶斯上将上周五亲自前往南岛三宝颜市坐镇指挥,并调集了两架轰炸机、六架直升机进行增援。对阿布萨耶夫分子森林营地的轰炸已消灭了数十名叛乱分子。由于事先截获了叛军电台信号,在菲海军的拦截下,从苏禄岛增援的叛乱分子也遭重创。
与此同时,菲政府积极展开外交工作,争取国际社会的全面支持。4月12日,在哥伦比亚参加不结盟会议的西亚松外长,先后会见了卡塔尔、利比亚和巴基斯坦的外交官员,并就南岛问题寻求各国的支持和帮助。
埃斯特拉达总统也表示,南部叛乱关系到菲国主权原则,不会一味退让,“不会献出主权和民主生活方式,来换取和平,”“假如叛乱分子坚持恐怖主义行动,我们将毫不犹豫地对他们实施打击。”菲律宾政府的态度得到了国内教会的支持。一些反对派议员和绝大多数民众,也对总统的决定投了赞同票。
阿布萨耶夫叛乱分子凭借菲南部多山、多森林、便于隐蔽、且有人质在手的条件负隅顽抗,做最后的挣扎。在4月19日埃斯特拉达总统生日这天,叛乱分子残忍地砍下了两名男人质的头颅,“作为生日礼物”。4月23日,靠近菲南部的一个马来西亚旅游胜地20名游客又遭绑架,其中有11名游客来自德国等6个不同的国家。据侥幸逃脱的目击者称,劫匪操菲南部方言,并向南部逃逸。阿布萨耶夫叛乱组织当即表示对此起劫持事件负责。此间舆论认为,在政府空前的强攻之下,叛乱集团已处明显劣势,不排除是该组织“黔驴技穷”,给菲政府施加国际压力的最后一招。埃斯特拉达总统日前对叛乱组织的威胁毫不退让,他表示对人质危机的最后解决乐观,他说:“我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我们会胜利的。”(本报马尼拉4月25日电)